关于知、仁、勇三条德行标准,我们也应采取分析的态度。知,即“智”,包括智慧、知识、技能等。有的人天赋很好,记忆力强,接受(能力)快,这种“智”是与生俱来的;有的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增强了自己的智慧;有的人是在困惑中才知道通过学习获取智慧。我们要承认这种区别。但是这三种人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,即获得智慧。而且孔子特别强调“好学”,认为只要好学就离智慧不远了。仁,即仁爱,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,自己不想要的东西、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,要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社会法则与规范等。勇,即勇气,凡是对国家、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我们要勇于去做,对损害国家、人民利益的现象要勇于斗争。孔子说:“知耻近乎勇。”羞耻之心是人人都有的,知道羞耻,就能够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、弥补自己的不足,从而赶上别人。一个国家民族也是这样,知道自己的落后,有一种羞耻感,就能够发愤图强,迎头赶上。
关于治理国家的九条标准,实际上就是《大学》里所讲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另一种说法。这里就不赘言。
以上这些原则、标准,最后都落脚到一个“诚”字上。真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,追求真诚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。我们要通过广泛学习、详细询问、周密思考、明确辨别、切实施行来努力做到真诚。说到底,这还是一个修身的问题。加强自身的修养,才能做到真诚;能够做到真诚,才能够处理好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关系,也就是真正施行了“中庸之道”。
哀公[]问政。子曰:“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[2]。其人[]存,则其政举;其人亡,则其政息[]。人道敏[]政,地道敏树。夫政也者,蒲卢[]也。故为政在人,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仁者,人也,亲亲为大。义者,宜也,尊贤为大。亲亲之杀[],尊贤之等,礼所生也。(在下位不获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。[])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。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亲;思事亲,不可以不知人;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”
鲁哀公询问政事。孔子说:“周文王、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。他们在世,这些政事就实施;他们去世,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。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;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。说起来,政事就像生长一样快速容易。所以处理好政事,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。要得到人才在于修养自己,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,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。仁就是爱人,对亲人爱护是最大的仁。义就是做事适宜,对有才的人尊重是最大的义。至于说爱护亲人要有亲疏之分,尊重贤人要有等级之分,这都是礼的要求。所以,君子应当加强身心修养。要想修身,必须侍奉好双亲;要侍奉好双亲,必须了解人道;要想了解人道,必须知晓天理。”
[]哀公:春秋时鲁国国君。姓姬,名蒋,“哀”是谥号。
[2]布在方策:写在木板或竹简上。布,陈列。方,书写用的木板。策,书写用的竹简。
[]其人:指文王、武王。
[]息:灭,消失。
[]敏:迅速。指各种政策的快速推行。
[]蒲卢:即芦苇。芦苇性柔而生长迅速。
[]杀(shài):等差。
[]此句在下文也出现了,郑玄认为是重文,当删。
天下之达道[]五,所以行之者三。曰君臣也,父子也,夫妇也,昆弟[2]也,朋友之交也;五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[]也,所以行之者一也。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;及其成功一也。子曰:“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则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则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。”
天下古今通行之道有五种,用来推行这些道的德行有三种。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之间的交往,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;智、仁、勇,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。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,道理都是一样的。比如说,有的人生来就懂得这些道理,有的人通过学习才懂得这些道理,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懂得这些道理,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,也就是一样的了。又比如说,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施行它们,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施行它们,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施行,但只要他们最终都施行起来了,也就是一样的了。孔子说:“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,身体力行就接近了仁,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。知道这三点,就知道如何修养自己;知道如何修养自己,就知道如何管理别人;知道如何管理别人,就知道如何治理天下、国家了。”